
海洋保育 – 珊瑚殺手「有毒防曬」
為喚醒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、保護及永續利用,聯合國決定自2009年起,指定每年6月8日為「世界海洋日」,希望推動及引起更多人關注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,並覆蓋地球超過70%面積的海洋,及其正面對的生態危機。

說起海洋生態,不得不提起於由國際珊瑚礁協會(ICRI)所得的調查:
每年約有1.4萬公噸的防曬乳流入海洋,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,會使珊瑚白化,使可能高達75%的珊瑚礁受到生命危脅,更會進一步影響水中生物健康。
國際珊瑚礁協會(ICRI)
夏日防曬與海洋生態
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有使用防曬產品的經驗,而絕大部分的女士更可能每天都會使用;然而,大家在選購防曬產品時,通常會考慮其產品的護膚效果、防曬系數、持久度或防水度等,卻往往忽略了當中的毒害成分會否影響到海洋生態。近年來,社會大眾雖開始警覺及關注這項議題,但有毒防曬對海洋的傷害仍然與日俱增!
由於絕大部分人認為,在不參與水上活動時,若防曬只作日常防護之用,跟本與海洋污染扣不上關係,但其實根據調查顯示,在污染海洋中的防曬品,有約70%是隨著排污系統流入海洋的,所以不論何時何地,我們都應該選擇對海洋友善的防曬產品,以減低有害物質繼續污染我們的海洋生態。
選用防防曬品時,切記要避免產品含以下成份:
- 桂皮酸鹽(Octinoxate、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)、
- 二氧甲酮(Oxybenzone、Benzophenone-3、BP-3)、
- 奧克立林(Octocrylen)
- 4-甲基亞芐基樟腦(4-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)、
- 三氯沙(Triclosan)
- 對羥基苯甲酸甲酯(Methyl paraben)
盡可能選用對海洋友善的防曬品,不單為海洋生態及地球環境保護出一分力,更可減低毒素對海洋生物的侵害,以維護生物鏈穩定及我們的個人健康,以簡單的實際行動,一起守護美麗的海洋!
